
市场情绪主导行为的一个实例
文章来源:罗宁发布时间:2018-08-30

在资本市场上的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市场上股票价格短期的涨跌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受市场情绪的控制,都是投资者用情绪主导行为的反应。
投资者的情绪典型的表现在盲从、恐惧、贪婪这三个方面。由于二级市场的场内交易因更加便捷和足够数量的流动性,往往成为这三者的放大器。所以巴菲特也说股票短期看是市场投票器,长期是公司称重机。
国内股票市场每年的这个时期,都是上市公司上一年度的派息分红季。我们过去至今,一直比较喜欢那些在过去某几个年份或从某个年份开始自由现金流比较充沛的公司,一个公司自由现金流充盈说明公司在利润增长、再投资减少、运营资本开销降低等方面,总有一个或全部都做得很好的地方,因此,给予股东的派息分红可能都会非常可观或显著提高。
在我涉足资本市场的最初一段时间,大概是十五年之前,高派现的公司股票就吸引着我,但那个时候对价值的理解显然不成熟,明明是想着投资这些高派现的好公司,却实际上是做着被高派现诱惑的短期投机,结果常常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现在来总结,这应该是比较经典的案例。市场上多数投资者都会被当期的高派现所吸引,他们同早年的我心理一样,可能也是想好好地投资,但却是冲着这个高派现金分红盲从而去的,殊不知派息后除权股价自然会跌下来,这原本很正常,但拿到派现的短期投机客慌忙卖出股票,这可能就会产生“羊群效应”,以至于更多的投资者跟风盲从卖出,一根大阴线的效果改变三观又会再次放大盲从,直至产生心理的恐惧而卖出股票。这个时候,相信对于想得到高派现分红的大多数投机者来讲,早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当然这些失败的投机者其中也就包括了当年的我。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却在绝大多数短期投机客争先恐后的卖出股票后发生了,股价在不太久的时候又开始慢慢涨回去了,如果用一个我们能理解的5年、10年周期来看,不少能坚持高派现金分红的公司市值都上涨了好几倍乃至数十倍。也就是说,如果坚持理性一些,长期一些,我们是不是在稳稳的拿到诱人的现金分红的同时,还有机会享受公司长期价值成长过程中的诱人资本回报呢?!
今天,我们仍然钟爱那些自由现金流充沛的公司,我们的投资组合中在每年都有高现金派息分红的好公司股票。只是如今的我,少了很多投机的短期行为,更多的本意是冲着公司价值而去,在确定了我们认为合适的安全边际后买入,确定性的在账面上拿到派息现金,如果派息分配后股价继续下跌,我们还可以从容的买更多数量的股票。因为只要价值判断是正确的,就相信公司股价还会涨上去,我们损失的仅仅是一些时间而已,但拿到的却是风险降低后的理想回报。当市场反映了公司本该具有的价值,那一份已经放在你账面上的高现金派息分红就是一份真实的额外礼物,连同理想的资本收益一并给你了!